7月5日,“電力裝備產業助力‘碳達峰·碳中和’途徑與措施研究”(雙碳研究)階段性成果研討會在中國電器工業協會(簡稱“中電協”)總部召開,中電協常務副會長劉常生,中電協副會長沈江,中電協副會長、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郭振巖,中電協秘書長、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白文波,中電協副秘書長、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琨,中電協副秘書長張秋鴻,科技質量部主任崔鶴松,行業發展與咨詢部主任鄧偉,標準化與技術評價部副主任果巖,以及常規發電設備組、新能源發電設備組、輸變電設備組、配電設備組、電氣裝備節能組、能源綜合利用組6個專業領域組撰稿專家代表和聯絡員參加會議。會議由王琨主持。
5月12日,中電協“雙碳研究”工作全面啟動,按照工作進度安排,目前各專業領域組已經完成了初稿,并根據初稿內容提煉出主要觀點和建議舉措,內容涵蓋基本判斷、需要補強的技術及裝備、努力方向、配套政策四個方面的內容。此次會議,各專業領域組代表將針對以上四點內容提煉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匯報,并集中討論完善。
沈江指出,舉辦此次會議目的是集思廣益,統一思想。編寫材料的目的在于凝練思想,摸清家底。本次會議的性質是中期的總結會,以今天為起點,總結前期工作,不回避前期工作不足的地方,明確今后的工作重點。要求明確基本判斷:第一要進行科學分類,要圍繞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進行分類,并要結合按常規分類以及按需求分類。第二要判斷技術是否已突破,示范工程是否已成功。第三應對新型電力系統,要考慮市場容量和生產能力是否能夠匹配。
會上,各專業領域組專家代表分別對研究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了匯報,中電協各專業領域組責任領導給予了合理化建議。
最后,王琨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點要求:判斷站位要高;補強技術裝備和努力方向要實;政策建議要全方位、全產業鏈、全領域。